高揚(高揚)資料簡介(個人簡曆及圖片)
美樂樂家具網CEO
基本介紹
姓名:高揚
性別:男
民族:漢
生日:1965年6月7日
工作經曆:敦煌網CTO,美樂樂家具網CEO,中國家具電子商務行業代表企業家。
美樂樂致辭
科技日新月異,電子商務行業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變化。麵對家居行業每年上萬億的市場空間,尚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家具電子商務行業,其發展前景是不言而喻。
我在感受電子商務發展的同時,為自己有幸參與21世紀中國家具電子商務建設,實現“精美絕倫,溫馨入家門”的夢想而激動不已。我和我的團隊,憑借著對中國 家具電子商務發展的信心,憑借著對國內外家具市場的深入了解,一直在為“以信息化帶動家具現代化”,打造21世紀中國家具網購平台而不懈努力。
我們依靠雄厚的技術實力,專業的管理團隊與豐富的服務經驗,依靠眾多的夥伴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們的努力成果得到了用戶的認可,並在用戶和合作夥伴當中,樹立了品牌和信譽。
21世紀對於中國家具電子商務行業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我們將秉承著“用科技提升客戶體驗價值”這一理念,與發展中的中國家具電子商務一道共進步、同成長,共同譜寫中國家具電子商務行業的篇章。
為消費者想得更多,讓消費者的居家生活更美好,是我們每天工作的全部職責與意義。讓我們傾聽來自消費者的心聲,讓我們的客戶和消費者一道,努力使美樂樂家具網成為大家的家居購物平台,成為千家萬戶的生活伴侶。
在這裏,我將不遺餘力地領導美樂樂家具網在將來不斷獲得成功,同時,在美樂樂家具網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繼續尋求大家的支持和鼓勵。
原中顧委委員、中央黨校原校長
高揚(1909年-2009年)1909年陰曆8月14日出生於遼寧省遼陽縣吉洞鄉禮備溝村。中學就讀於明德中學和遼陽縣第一高級中學。1928年下半年考上東北大學法學院預科。
“九一八”事變後,他輟學回到家裏。1934年7月恢複學籍,就讀於遷址北京的東北大學經濟管理係。1936年8月畢業。此期間,積極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思想覺悟得到很大提高。他加入了中華民族武裝自衛會,後轉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不久到河南省許昌縣灞陵中學當教員。
1936年12月,經地下黨組織介紹,高揚同誌前往西安工作,並由宋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擔任東北民眾救亡會黨支部書記。又被派往張學良部隊機要秘書處工作,參加了“西安事變”前後的各種救亡活動。
1937年11月,高揚同誌在太原參加八路軍第一遊擊縱隊。太原淪陷後,他根據上級指示到河北邢台一帶開展敵後工作。1938年1月至7月先後任邢台縣工委書記、邢台縣委書記等職,領導建立了地方抗日政權和武裝力量,消滅了當地反動勢力,打開了邢台地區的抗日局麵。1938年8月至1945年10月,先後任冀豫特委宣傳部部長,冀西地委組織部長,太行一地委、七地委書記,同時兼任軍分區政治委員。為開辟和建立抗日根據地作出了積極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高揚同誌被派往東北解放區工作。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先後任中共遼寧省分委員會委員、遼陽鞍山中心市委書記、遼寧省第一地委副書記、遼東省遼南地委第二書記、遼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1946年11月至1949年5月,先後任中共遼東省委安東省分委員會委員,安東省委常委,安東省委群眾工作委員會副書記、省委婦委書記、省委民運部長和通化地委書記。期間曾自告奮勇率隊堅持敵後鬥爭。1949年6月,任中共沈陽市委第一副書記兼市委組織部長。1950年6月至1954年12月,先後任遼東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主席,遼東省委常委,遼東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主席,遼東省委書記兼省委統戰部部長,這期間還曾擔任中共東北局委員、常委、組織部部長、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東北地區工作部副部長等職。他為推進東北地區各項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6年1月,高揚同誌調任中央書記處第三辦公室副主任,同年4月任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956年1月,任中央工業交通工作部副部長,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國民經濟建設和工業企業生產的方針,參與製定了一係列振興和發展工業與交通的政策。
1959年,高揚同誌遭到錯誤批判,被錯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下放到貴州省,先後擔任清鎮鋼鐵廠副廠長、貴陽汽車製造廠副廠長。盡管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他仍然以積極負責的態度和樂觀主義精神投入工作。
1962年6月,經中央批準為高揚同誌平反,同年任命他為化學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他率先垂範,勤奮學習化工知識,工作之餘請化工學院教師授課,倡導並主編了《化學工業知識叢書》(全21冊),為普及化工知識,發展化學工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堅決貫徹黨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全國化學工業基本建設和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壓縮不合理的逵設項目,集中力量發展有利於國計民生的重點項目。在當時嚴峻的國際形勢下,中央為加強與促進國防建設事業的發展,成立了以周恩來總理為主任的中央專門委員會,他是委員之一,為了落實專委會對化工工業提出的各項任務,他以發展的眼光謀劃化工工業發展全局,腳踏實地地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成為化工工業的實幹家。
“文化大革命”期間,高揚同誌受到林彪、“四人幫”的嚴重迫害。被打成“三反分子”,撤銷化工部部長、黨組書記職務,遭到殘酷地批鬥、審查,並被下放化工部河南省幹校勞動。盡管如此,高揚同誌仍然保持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樂觀向上的精神。
粉碎“四人幫”後,1978年1月,高揚同誌任中共吉林省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吉林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他迎難而上,狠抓揭批“四人幫”工作,從處理大量的冤假錯案入手,落實幹部和知識分子政策,很快就打開了局麵。
1979年4月,高揚同誌調任農墾部部長、黨組書記。麵對“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農墾係統的嚴峻局麵,他著重抓好國營農場的經營管理,率先在國營農場實行改革,推動農墾係統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倡導農工商聯合經營,使國營農場的整體效益得到提高。在他的主持下,農墾部對全國農墾工作三十餘年的經驗和教訓進行深入係統的總結,並編印了《農墾工作三十一年的基本經驗》,對農墾係統的振興和發展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
1982年6月,高揚同誌擔任中共河北省委第一書記兼省軍區第一政委。他認真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麵對複雜的局勢,為了掌握全省的情況,到河北省第一年就走訪了多個縣(市)鄉(鎮)。為了促進全省的安定團結,他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疏導工作和平反冤假錯案工作。為了提高領導幹部的理論水平和經濟工作能力,他組織有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經驗的幹部撰寫經濟學文章,並親自擔任主編,出版了《河北經濟文章選編》(上、下冊),成為全省領導幹部學習的重要資料。在他的大力提倡和積極推動下,全省形成了學習經濟、研究經濟、搞好經濟工作的良好風氣。高揚同誌為開創河北各項工作的新局麵付出了艱苦努力,取得了巨大成績,得到中央的肯定和社會的廣泛好評。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高揚同誌相繼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他潛心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各種論著,對新時期黨的建設等重大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寫出了不少具有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的報告,受到中央領導同誌的重視。
1987年3月,高揚同誌任中央黨校校長。他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黨的幹部教育事業中,積極推進黨校各項工作改革,注重提高教學水平和辦學質量。他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召開各種層次的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麵的意見和建議。他主持起草了《關於改革中央黨校工作的意見》。意見涉及黨校教學、科研、機構以及自身建設等一係列重大問題。同年11月,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批準了中央黨校的改革意見,並轉發全黨。在主持中央黨校工作期間,高揚同誌十分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鼓勵黨校幹部和廣大學員多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提高理論修養;理論學習必須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並靈活地用於指導實踐活動;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關心黨校人才隊伍建設。黨校的改革和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高揚同誌是中國共產黨第八、十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當選為中顧委委員;第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列席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次代表大會代表;他還擔任過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第一、二屆理事會顧問。
高揚同誌政治立場堅定、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對黨和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無限忠誠;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無論是身處順境還是遭受錯誤處理,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念,把自己的命運與黨和國家的事業緊緊聯係在一起;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和恩怨,體現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他自覺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勇於探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敢於堅持真理、堅持原則,堅持實事求是。他大局意識強。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對工作兢兢業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他作風民主,密切聯係群眾,生活樸素,清正廉潔,嚴於律己,克己奉公。他長期在多個地方和部門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對於重丈問題,堅持集體討論決定,重視發揮集體智慧。作為一名黨的高級幹部,他從不搞特殊,到基層調研,盡量輕車簡從,反對迎來送往,主動和群眾打成一片,體現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優良作風。
高揚同誌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豐富的曆史知識和良好的古今文學修養。他長期擔任黨的高級領導幹部職務,積累了豐富的黨建工作弳驗,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對加強黨的建設十分關心,對一些重大問題常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見和建議,並在《人民日報》、《黨建研究》等報刊上發表《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問題研究提綱》等大量文章。反映了老一輩共產黨人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對新的曆史時期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殷切希望。
高揚同誌非常關心雜文事業的發展。任河北省委第一書記期間,他支持成立河北雜文協會、創辦《雜文界》和《雜文報》,對思想解放起了推動作用。在工作之餘,他撰寫了近百篇短小精悍的雜文,北京雜文協會編輯出版了《高揚雜文散文集》。他善於抓住黨和國家麵臨的重大問題,進行辯證分析,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在弘揚正氣、針砭時弊、促進工作等方麵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皖年,高揚同誌還擔任全國雜文聯誼會顧問,積極參加雜文研討活動。
高揚同誌從青年學生時起,就投身於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事業;新中國建立後,他滿腔熱情地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事業;進入新時期,他堅決擁護和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晚年患病期間,仍然以堅強的毅力,堅持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了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體現了一個革命者矢誌不渝的堅定信仰和高度的政治修養。
2009年3月29日,高揚同誌在北京病逝,享年100歲。
邯鄲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高揚,河北省滿城縣人,生於1939年,1967年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係。曆任張家口4619部隊軍墾戰士,邯鄲市郊區西大屯學校、市第十八中學教師及市第二十六中學教師、副校長,邯鄲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文學創作一級。
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評論集《喝彩集》,散文集《雪照》、《多彩的土地》(與人合集),評論《生命的燃燒感情的傾瀉》、《長城雄姿,燕趙大氣》、《“大運河文學”的藝術和審美》等。評論《運河灘上鄉土香》獲河北省第一屆文藝理論金鹿獎,散文《晚秋》獲河北省散文學會舒奇杯散文優秀獎,散文《酒場》獲第三屆河北省散文名作一等獎,雜文《忙》獲2000年度河北省副刊好作品一等獎,評論集《喝彩集》獲華北區第一屆文藝理論評獎二等獎,評論《“大運河文學”的藝術和審美》獲華北區第二屆文藝理論評獎二等獎。
革命烈士
高揚,又名高漾輝,湖南省平江縣人,1928年秋收起義後參加紅軍,負責訓練俘虜和報紙編輯。抗戰期間擔任過抗日救亡團體放映隊政治指導員。1939年周恩來同誌在重慶派他到雲南個舊錫礦擔任《曙光日報》主編,次年到重慶,任《新華日報》副刊編輯。1941年到蘇中任二地委宣傳部長。1943年在對日偽反“清鄉”鬥爭中,他參加蘇中區黨委巡視團,考察四分區的對敵鬥爭工作,並作為中共蘇中寶應縣委代表,指導臨澤區的開辟工作。1944年9月,他擔任範水區委書記。1945年冬,他調任中共江都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次年3月15日,在江都河南鬥爭中不幸於劉家(現屬謝橋鎮)被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包圍,在突圍中英勇犧牲。
北魏孝文文昭皇後高照容之父
高�^或高揚,北魏孝文文昭皇後高照容之父。
遼寧省普蘭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秘書
男,滿族,1985年11月生,遼寧省大連人,中共黨員。2007年畢業於江蘇大學,現就讀於東北財經大學MBA學院。曾任普蘭店市林業水利局水政監察大隊監察員。現任普蘭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市長秘書。
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曾先後在華南理工大學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加拿大新伯倫瑞克大學製漿造紙研究中心、美國緬因大學(University of Maine, Orono, ME. USA)化學與生物工程係、加拿大新伯倫瑞克大學製漿造紙研究與教育中心(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Fredericton, N.B. Canada)、加拿大魁北克大學(Universit㩠du Qu㩢ec 㠠Trois-Rivi㨲es, QC. Canada)製漿造紙研究中心(CRPP-UQTR)等單位任職,2007年4月從加拿大回到山東輕工業學院製漿造紙學科工作,受聘為“纖維資源的製漿造紙性能及生物技術”學術方向帶頭人。
2003年至2007年,在加拿大新伯倫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NB. Canada)從事紙漿纖維特性及紙張性能改進方麵的課題研究(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基金-合作研究發展基金,加拿大創新基金,加拿大大西洋地區振興基金)。
2000年至2003年,在美國緬因大學(University of Maine, ME. USA)從事:(1)堿法製漿得率與紙漿成分及纖維素聚合度關係的研究;(2)新型氧脫木素設備(激波發生設備)的中試運行。
1997年至1998年,在加拿大新伯倫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NB. Canada)從事氧脫木素工藝改進的研究。
199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大學(Universite du Quebec at Trois-Rivieres, QC. Canada)從事化學機械法製漿廢液活性汙泥法生化處理的研究。
參加的科研項目(國內部分)
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和完成的: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基金項目2項,廣東省博 士後科學研究資助金項目1項
作為課題組主要成員參加完成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八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項,輕工業部晉冀魯豫紙板基地科技攻關項目1項,國家教委高等院校博士點專項基金項目1項,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纖維素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基金項目1項,輕工業科技發展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科委團隊項目1項,廣東省科委高新技術成果孵化項目1項。
雜誌編輯
高揚,1918年12月生,湖南漣源人,教授。30年代即參加革命工作,畢生從事學校教育工作和報刊編輯生涯50餘年。1987年在湖南師範大學離休。1936年始考進免費的國 學館――弘文講舍,專修經史、詩賦古文、程朱理學。抗日戰起,曆任重慶《戰時書報供應所》、《時與潮》雜誌、西康《國民日報》編輯、文藝副刊主編,中學、專科學校教員、講 師。內戰時期,曆任重慶《國民公報》副刊主編、《作家》雜誌編輯,旋赴豫皖蘇區任建國 學院社會學科講師、文藝工作團長、南京二野軍政大學《學報》總編輯,為人民部隊培送大 量文化教員作出貢獻。全國解放,再度入川,曆任西南革大教育科長、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 部高教科長、視導副主任、西南區高校院係調整工作組長等職。1953年轉入高校,曆任華中 師院、湘潭師專、湖南財院、韶關大學、湖南師院等院校副教授、教授;係、科、教研室主 任、文學理論研究生導師。文革後編撰有《文論概要》、《詩學窺管》、《近代湖湘詩話錄 》、《汲清樓詩詞稿》幾種。為弘揚我民族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曾適時創立嶽麓詩社,擔任 社長兼《嶽麓詩詞》季刊主編多年,曾參與倡建中華詩詞學會並任理事,修訂商務舊版《辭 源》,校點勘誤楊樹達著舊版《漢書窺管》,長年埋頭於學術,孜孜不倦,受到國內外各方 的重視和好評,蜚聲國際。離休後仍積極參與民辦屈原大學的籌建,擔任副董事長,兼職教 授、副校長。1991年受聘為美東詩友會、北美華夏畫學會藝叢筆會聯會顧問兼當代海內外詩 選《時代藝叢》編委,1992年1月―1996年1月,先後受聘(泰國)全球漢詩聯盟會顧問、(新 加坡)全球漢詩總會顧問、名譽理事,同年2月中國民族文化城文學藝術創作中心國際學術交 流部特授予“中國桂冠詩人”榮譽稱號。1995年8月受聘為(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 市場研究中心特邀創作員、研究員,1997年為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邀顧問編委;1998年為 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傳略被輯入《中國高等教育專家名典》、《世界名人錄》、《中外名 人辭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當代詩詞家大辭典》、《湖南文藝家傳略》 等多種辭書。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
簡曆
高揚,曾任西藏區氣象局副局長兼紀檢組組長,2006年12月任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局長、黨組副書記,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務副秘書長。2011年1月任西藏自治區政府黨組成員。2011年3月31日,任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
任免決定
2011年3月31日西藏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決定免去:
宮蒲光的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職務。
決定任命:
高揚為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職務。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评论列表